如何向自殺者伸出援手 當人們說『對生活厭倦』、『沒有活下去的意義』時,這些說法常常會被聽的人否決,或甚至告訴他們其他更悲慘的例子。但是這些反應並不會對想自殺的人有所幫助。
與想自殺的人的初次接觸是很重要的,常常接觸的地點是在家中或是公共場所,很難進行私密的談話。
1. 首先要找一個不受打擾並可保護隱私的適合地點進行談話。 2. 接下來要分配足夠的時間。想自殺的人常常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吐露自己的事情,所以傾聽者必須準備足夠的時間和做好傾聽的心理準備。 3. 最重要的一步是要有效的聆聽他們的想法。伸出援手或傾聽本身就能減少自殺者的絕望感。
※目標:是要跨過不信任、絕望和無助的鴻溝,給他們希望,讓他們相信事情會好轉。
應該如何溝通 ‧專注的傾聽、展現同理心,保持平靜 ‧表達自己的關心和溫暖 ‧誠實且真誠地談話 ‧給予非言語的訊息(點頭、眼神、拍拍肩膀),來表達對他們的接納和尊重 ‧尊重他們的意見和價值觀 ‧專注於他們的感受 ‧嚴肅看待這個情境並且評估危險性
進一步你可以 ‧詢問之前是否有嘗試自殺的經驗 ‧發掘自殺以外的可能性 ‧詢問自殺的計畫 ‧找出其它的支持系統 ‧買時間—訂定約定 ‧可能的話,移除可以用來自殺的工具 ‧採取行動、告訴別人、取得幫助 ‧如果危險性高,留下來陪伴這個人 小訣竅:想要增進溝通,需要用平靜、開放、關心、接納且不批判的接觸方式。
怎麼樣會破壞溝通 ‧太常打斷他們說話 ‧顯露震驚或情緒激動 ‧表達自己很忙 ‧擺出恩賜態度 ‧作出突兀或含糊不清的評論 ‧問大量的問題(不停重覆為什麼)
不該做的事 ‧忽視這個情境 ‧感到震驚、尷尬和恐慌 ‧說所有事情都會沒事 ‧不斷挑釁這個人去進行自殺 ‧讓這個問題看起來不重要 ‧給予錯誤的保證 ‧發誓會守口如瓶 ‧離開並讓這個人獨處
小訣竅:用溫暖的態度傾聽他們;用尊重的態度治療他們;用感情同理他們;用自信照顧他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何處理一位想自殺的人
一、自殺個案的心理狀態有三大特色:
1. 矛盾
大部分的人對於自殺的感覺很複雜,想活及想死的念頭一直在拉鋸。他們會有想要逃離生活上痛苦的衝動,但又有一種想要繼續活著的渴望。許多自殺的人並不是真的想要死去,只是他們對生活感到不滿意;所以,如果我們給予他們支持,會讓想活著的念頭增強,自殺的危險性就會降低。
2. 衝動
自殺也是一種衝動的行為。就像其他的衝動一樣,自殺的衝動是暫時的,只會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。自殺的衝動常常是被每天負面的事件所引發。藉由和時間競賽、去除這些危機,健康工作者可以幫忙他們減少自殺的念頭。
3. 思考僵化、固執
當一個人有自殺傾向時,他的想法和行為就會變得很狹隘,反應的情緒和動作非黑即白,他們會一直想著自殺而無法察覺其他可解決問題的辦法,我們可以多告知幾種取代死亡的方法,即可溫和地讓他瞭解還有其他的選擇,即使並不是最理想的選擇。
二、自殺個案的處理原則:
1. 尋求支援
評估個案的支持系統,辨認出有支持能力的親人、朋友、相識者或其他人,懇求他們的加入和幫忙。
2. 訂立契約
訂定契約是個自殺防治的有效方法,個案身邊親近的人都可以加入共同磋商契約的內容,這樣的磋商可以引發許多相關議題的討論,大部分的個案也會尊重他們給予醫師的承諾,但契約必須在個案有能力可以控制自我的衝動下才適用。 排除嚴重的精神疾患和自殺意圖,醫師可以開始給予藥物治療,大部分是給抗憂鬱藥物和心理(認知行為)治療。大部分的病人也受惠於繼續遵守有架構的契約約定。 除了治療原本的疾病,有些病人需要長達兩到三個月或者更久時間的支持;支持的方向著重於提供希望、鼓勵獨立、幫助病人學習處理生活壓力的不同因應方式。
訂定契約是個自殺防治的有效方法,個案身邊親近的人都可以加入共同磋商契約的內容,這樣的磋商可以引發許多相關議題的討論,大部分的個案也會尊重他們給予醫師的承諾,但契約必須在個案有能力可以控制自我的衝動下才適用。
排除嚴重的精神疾患和自殺意圖,醫師可以開始給予藥物治療,大部分是給抗憂鬱藥物和心理(認知行為)治療。大部分的病人也受惠於繼續遵守有架構的契約約定。
除了治療原本的疾病,有些病人需要長達兩到三個月或者更久時間的支持;支持的方向著重於提供希望、鼓勵獨立、幫助病人學習處理生活壓力的不同因應方式。
三、針對個案危險性程度之建議處理方案:
1. 低度危險性 :
這個人已經有一些自殺的想法,例如『我無法繼續下去了』、『我希望可以死掉』,但還沒有做任何計劃。 需要的行動:提供情緒支持。 討論並處理想自殺的感覺。一個人愈是能夠坦率地談論失落、孤獨和無價值的感覺,他的情緒起伏程度愈輕微。當情緒起伏和緩後,這個人才比較可以是反思的。這個反思的過程很重要,因為除了他本身以外,沒有其他人可以重新喚起他決定要自殺或是繼續活下去。談論過去自己如何不訴諸自殺而能解決問題的經驗,將焦點放在個人正面的力量。 =>轉介這個人給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或醫師。 =>定期會談,維持接下來的聯繫。
這個人已經有一些自殺的想法,例如『我無法繼續下去了』、『我希望可以死掉』,但還沒有做任何計劃。
需要的行動:提供情緒支持。 討論並處理想自殺的感覺。一個人愈是能夠坦率地談論失落、孤獨和無價值的感覺,他的情緒起伏程度愈輕微。當情緒起伏和緩後,這個人才比較可以是反思的。這個反思的過程很重要,因為除了他本身以外,沒有其他人可以重新喚起他決定要自殺或是繼續活下去。談論過去自己如何不訴諸自殺而能解決問題的經驗,將焦點放在個人正面的力量。
=>轉介這個人給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或醫師。 =>定期會談,維持接下來的聯繫。
這個人有自殺的想法和計畫,但沒有立即自殺的計劃。 需要的行動:利用矛盾心理,探尋其它的選擇,訂定約定。 利用矛盾心理。集中焦點在想自殺的人的矛盾心理,以使得想要活下去的力量可以逐漸增加。探尋除自殺外的其它選擇。試著發掘自殺以外的不同方式,即使它們可能不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法,希望這個人至少可以考慮其中一個選擇。 訂定契約。設法由想自殺的人取得他/她將不會在以下狀況自殺的承諾。此時,主要為取得口頭承諾,進一步的實質契約,通常由個案的治療醫師來與其訂定。 =>轉介這個人給精神科醫師、諮商師或醫師,儘快預約會談時間。 =>聯絡家人、朋友和同事,並且獲得他們的支持。
需要的行動:利用矛盾心理,探尋其它的選擇,訂定約定。 利用矛盾心理。集中焦點在想自殺的人的矛盾心理,以使得想要活下去的力量可以逐漸增加。探尋除自殺外的其它選擇。試著發掘自殺以外的不同方式,即使它們可能不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法,希望這個人至少可以考慮其中一個選擇。
訂定契約。設法由想自殺的人取得他/她將不會在以下狀況自殺的承諾。此時,主要為取得口頭承諾,進一步的實質契約,通常由個案的治療醫師來與其訂定。 =>轉介這個人給精神科醫師、諮商師或醫師,儘快預約會談時間。 =>聯絡家人、朋友和同事,並且獲得他們的支持。
3. 高度危險性:
這個人有明確的計畫,有執行計畫的工具,並且打算立即進行計畫。 需要的行動:陪伴這個人,絕對不能讓他一個人獨處。 溫和地和這個人談話,並且移除藥丸、刀子、槍、殺蟲劑等。(遠離可用來自殺的工具) =>立刻聯絡專業人員或醫師,並且安排救護車和住院。 =>告知家人並且獲得其支持。 何時需讓個案住院 下列是必須讓個案立即住院的情形: ‧有重複的自殺想法 ‧在短時間內(接下來的幾小時或幾天)有高度的死亡意圖 ‧心緒激動不安或恐慌 ‧已有使用暴力的計畫,且有立即實行的方式 如何讓個案住院 ‧儘量避免個案獨處 ‧安排住院 ‧安排由消防隊或警察轉送至醫院 ‧告知參與的管理機構及家屬
這個人有明確的計畫,有執行計畫的工具,並且打算立即進行計畫。
需要的行動:陪伴這個人,絕對不能讓他一個人獨處。 溫和地和這個人談話,並且移除藥丸、刀子、槍、殺蟲劑等。(遠離可用來自殺的工具)
=>立刻聯絡專業人員或醫師,並且安排救護車和住院。 =>告知家人並且獲得其支持。
何時需讓個案住院
下列是必須讓個案立即住院的情形: ‧有重複的自殺想法 ‧在短時間內(接下來的幾小時或幾天)有高度的死亡意圖 ‧心緒激動不安或恐慌 ‧已有使用暴力的計畫,且有立即實行的方式
如何讓個案住院
‧儘量避免個案獨處 ‧安排住院 ‧安排由消防隊或警察轉送至醫院 ‧告知參與的管理機構及家屬